7月23日,在海南島東北海岸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上,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成功發射,這標志著中國航天事業正走向另一個新起點。
50多年以來,在邁向星辰大海的征程中,中國航天事業一步一個腳印、厚積薄發,輝煌的航天成績背后,是一代代中國航天人矢志不渝的執著追求,也是一個個中國企業的不竭努力,而深耕材料行業近30年的博威合金正是筑夢中國航天事業的一員。
注: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告知
建設航天強國 探索宇宙之路痛點頻頻
新時代背景下,誰掌握了太空誰就掌握了世界。中國人自古代開始,無論是嫦娥奔月還是敦煌壁畫中的飛天,都蘊含著中國人對于太空的向往。目前,中國航天航空事業已領先世界,但這份“領先”卻是由汗水與淚水澆灌而成。無論是人才、科技等軟實力,還是材料行業等“硬實力”,中國的追夢之旅并非一帆風順,一直痛點頻頻。
首先是科技創新能力低。由于國外航天航空事業發展起點較早,我國航天航空材料很長一段時間內長期依賴進口,自主創新能力較低。
其次是適應場景能力弱。由于航天航空材料的應用場景特殊,因此所需材料需要有良好的耐腐蝕、耐熱性能,需在復雜環境中維持一定的穩定性與可靠性。
最后是高風險下的高投入。航空航天事業所應用的材料屬于新興材料領域,投入成本大,且存在高風險,因此從事該行業必須要具備材料行業的“硬實力”。
作為材料行業的龍頭企業,博威合金也一直聚焦我國航天航空事業的發展,以實力助力我國航天事業再攀高峰。目前,博威合金所研發的高強高耐溫合金,能夠有效解決航空航天在太空極端高低溫環境下通訊傳輸穩定耐久問題。
追夢星辰大海 博威合金助力中國圓夢太空
創新成就未來,智能助力發展。中國航天航空事業的飛速發展離不開材料行業的創新與變革。深耕行業近30年的博威合金始終秉持“以德為本、創新為魂、業績為榮”的價值觀不斷實現著突破與挑戰。
博威合金擁有一支強大的研發團隊,囊括海內外眾多優秀高端人才,2019年,博威合金打造了智能制造工廠,不斷向著數字化企業的發展目標前行。如博威材料C72900 以良好的耐腐蝕與耐熱性能,能在300℃以下保持較穩定的抗拉強度,提高了零部件使用疲勞壽命,降低了產品運營成本,助力中國圓夢天空。
航天探索永無止境,逐夢之行永不停歇。從遙望星海到探索星際,中國航天事業飛速發展的背后,是有責任、有擔當、有使命的中國企業。作為其中的一員,博威合金在未來將秉持初心,堅持勇于創新的企業精神,助力中國航空航天事業不斷發展!
本文為企業推廣,本網站不做任何建議,僅提供參考,作為信息展示!
推薦閱讀:華為p7
網友評論
請登錄后進行評論|
0條評論
請文明發言,還可以輸入140字
您的評論已經發表成功,請等候審核
小提示:您要為您發表的言論后果負責,請各位遵守法紀注意語言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