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盛房地產發展有限公司為香港昌盛集團有限公司下屬公司。獲悉,隨著海印的退出,昌盛集團將與另一大業主廣州新星投資發展有限公司聯手合作統一經營,管理工作由央企背景的廣州新星主導。
這意味著,這個生來就身世復雜廣州老牌購物中心,終于獲得了經營上的“統一”。
海印為何退出?
中華廣場是繼天河城之后,廣州第二家大型購物中心。同樣位于市中心(中山三路與較場西路交界處),同樣是地鐵上蓋(地鐵烈士陵園站)。如今,廣州天河城已被譽為“中國第一商城”,日平均接待客流超30萬人次,歷史記錄最高客流達81萬人次。而中華廣場卻失去了與其比肩的機會。
中華廣場外觀圖。
其實中華廣場也曾有過輝煌的過去。2000年,新星投資與昌盛集團合作開發了中華廣場開業,隨后A級寫字樓中華國際中心竣工,除去已出售的部分小業主商鋪外,兩大業主各自持有部分物業,自主經營,一時成為城中打卡圣地。
聯同地鐵出口物業--海印集團的流行前線、深圳卓越地產的地王廣場、陵園西手機一條街、中華廣場西側小商品市場(老鼠街),共同構成中華廣場商圈。
2009年,昌盛集團因業務調整,將其屬下中華廣場的商業物業整體打包出租給海印集團,中華廣場物業出現了新星、海印和眾多小業主同場經營的局面。
公開資料顯示,2009年8月1日,海印股份以1.32億元的年租金整租下廣州興盛房地產發展有限公司所擁有的中華廣場物業,租期達14年,總面積為5.83萬平方米。
“那一年,昌盛集團謀求上市,與投行簽訂對賭協議。失敗后無力償還巨額資金,因此與海印集團達成協議,由其代償,代價則是十幾年的經營收益權。” 廣東省商業地產投資協會會長黃文杰接受南都記者采訪時表示,十年過去了,海印集團其實并未獲得多大贏利。特別是隨著新城區崛起,小商鋪被網絡沖擊嚴重,中華廣場設備老化、物權不集中造成的問題逐步體現。“但臨近租期到期日,任誰都不會再做投入。海印在這個時候主動提早結束,反而是一種‘止損’,對他們來說,中華廣場已經是拖累,還不如早點脫手。”
中華廣場內部
本文為企業推廣,本網站不做任何建議,僅提供參考,作為信息展示!
推薦閱讀:黔南都市網
網友評論
請登錄后進行評論|
0條評論
請文明發言,還可以輸入140字
您的評論已經發表成功,請等候審核
小提示:您要為您發表的言論后果負責,請各位遵守法紀注意語言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