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歲男孩沉迷玩手機 一覺醒來脖子動彈不得!
近日,常州一名7歲男孩一覺睡醒,發現脖子僵硬無法扭動,被緊急送醫。經查,患兒頸椎旋轉角度幾乎為零,寰樞關節半脫位。據悉,男孩經常保持一個姿勢玩手機,就診前一天也花了大量時間玩手機。
今年因手機發生的各種意外頻發。比如看護者只顧玩手機,忽視了對幼童的看護致孩子發生溺水、道路、墜落等等意外。還有一種就是大一些的孩子和成人,玩手機不能自控,致肩頸、脖子、眼睛發生嚴重問題。
手機本無錯,錯的是使用不當。
隨著科技和經濟的發展,現在誰家還沒幾個電子產品?電視、電腦、手機、ipad……你覺得你能離開哪樣生活?
我聽過不少父母告訴我,為了杜絕孩子沾染網癮,不惜斷掉家里的網,藏起家里的電腦。更多父母雖然不至于如此極端,但也經常會為了孩子愛玩電子游戲、愛看電視等煩惱。
總之,我們很多把電子產品視為洪水猛獸。
的確如此嗎?
我們看一看,國外的一些觀點和做法,都是怎樣的:
澳洲的孩子普遍被管理的比較嚴格,尤其涉及到和視力、想象力、成長等密切相關的電子產品。但是,他們不會不讓孩子接觸,而是對孩子看電視、玩電腦、玩ipad等活動都限定了時間。
在北美,大部分2歲以內的孩子未接觸過電子游戲,偶爾看一下兒歌動畫。但2歲以后,他們去圖書館的次數開始多起來。
美國現在新興的學校,都會在課堂引入電子產品,講課程游戲化,通過電子系統管理孩子的課程進度。
看起來,在數碼時代,完全逃避電子產品幾乎是不可能的。
美國著名教育基金會喬治·盧卡斯說,“不管你喜歡與否,電子產品將全面革新教育體系”。
所以,無論你接不接納它,它就這樣鋪天蓋地的來了。
那么,面對這樣的大環境,我們也沒必要像如臨大敵一樣的在育兒過程中談電子產品色變。
做到以下幾點的把控,我們便可以坦然的接受它出現在孩子的世界里:
1.把控時間
從孩子的生理健康角度來看,我們無非是在擔心電子產品會損害孩子的眼睛健康。
以近視為例,借用臺灣兒科聯盟的調查分析,孩子的近視并非絕對是電子產品惹的禍,長時間、過度地使用才是對孩子視網膜最大的傷害。長時間不良姿勢的閱讀,缺少適當的、充分的戶外運動,乃至遺傳對近視同樣都具有影響。
由此可見,只要把控好孩子使用電子產品的時間,就大可不必擔心孩子的視力會因此受損了。
從孩子的心理健康角度來看,我們擔心的是電子產品會影響孩子的智力發展。
但美國學者的研究指出,只要兒童不過度沉湎于電視,他們的認知能力和學習成績就不會受到顯著的影響,與同伴玩耍的時間也沒有顯著減少。
所以,我的建議是,給孩子設定好時間,比如3歲以內每次15分鐘,3-6歲每次20分鐘,6歲以上每次30分鐘的使用時間。
時間到了,就必須結束使用,做得到可以有小獎勵,比如親親、抱抱、語言稱贊等;做不到也要有小懲罰,比如減少一次使用時間,或其他孩子喜歡的事情。
當然,規則要和孩子一起商定,孩子必須實現知曉規則和后果,執行中,父母的態度要溫和且堅定。
戶外活動有助于對抗電子屏的誘惑
2.把控內容
把控內容比把控時間更為重要。
孩子天性好模仿,并且分辨是非能力差,所以在內容上需要父母給把好關。
很多不適宜孩子的動畫片或電子游戲要限制孩子的使用,內容的是非好壞方面,相信父母心里自由評判標準,譬如過于早熟、太過暴力,以及片子制作本身太過粗糙等,父母們過目一番自有自己的結論,在這里不多贅述了。
3.親子陪伴
允許孩子使用電子產品絕不等于把孩子交給“電子保姆”不管了。
臺灣兒童聯盟在2012年指出,在觀看電子產品的時候,家長有效的陪伴、高質量的親子溝通和妥善的時間管理是可以避免孩子陷入電子產品成癮的危機中。
比如陪孩子一起看有益的動畫片,和孩子分享其中有趣的環節,平時還可以和孩子一起討論看過之后有何感受等等。
也可以和孩子一起玩益智游戲,比如輔助孩子學習英語、識字、算數等電子游戲,甚至是賽車類或其他競技類游戲都可以和孩子一起投入其中。
也許想讓爸爸們家長放下手機去陪孩子親子閱讀很難,但是讓他們放下手機去陪孩子玩會兒電子游戲,想必孩子容易實現的。
所以,調動老公,不如從爸爸和孩子都感興趣的電子游戲開始。
4.合理的使用,讓電子設備成為育兒好幫手
美國《福布斯》雜志稱,在人們的想象中,對“屏幕時間”非理性的恐懼根深蒂固,人們理所當然地將戶外游戲和電子設備對立起來,仿佛二者非此即彼。
但《福布斯》雜志認為,這種二分法十分荒謬,因為玩電子設備并不意味著孩子不能參與室外活動、寫作業或與家長互動。更何況,電子設備對孩子的影響并不總是壞的。孩子可以從視頻游戲中學到很多重要的社會技能。
相反,如果一味阻止孩子玩游戲,只會讓孩子認為這是成年人的特權,他們會將無限制地玩電子產品視為成年的標志之一。
“如果使用得當,它很棒。”明尼阿斯里斯醫療中心的兒科醫生馬喬里·霍根告訴美國國家公共電臺,“我們不想妖魔化數字媒體,因為它日益成為每個人生活的一部分,我們必須教會孩子作出正確的選擇,確保它不會代替所有其他的好東西。”
親子陪伴最重要
當然,為了避免孩子沉迷于電子產品,我們還需要做到以下幾點:
5.愛和關注是關鍵
年幼的孩子需要愛心豐盈的父母, 而不是電子產品這一替代物。
如果孩子能從父母那里獲得足夠的愛和關注,自然不會尋求外在的刺激。
閑暇時候最好多陪孩子到戶外活動,戶外活動既能讓孩子鍛煉身體、又能讓他增強自信、學會社交規則、提高應變能力。
6.轉移注意力
當孩子玩電子產品不能停下來時,父母可以轉移孩子的注意力,比如用玩具吸引孩子、或跟孩子來一場家庭游戲、給孩子講有趣的故事、跟孩子畫畫、或者帶孩子外出去散步逛公園等,都是不錯的注意力轉移法。
孩子之所以沉迷玩電子產品,很大的原因是由于沒人陪他玩,或者父母少陪伴,甚至是父母主動給孩子提供“電子保姆”所致。
放下手機和孩子一起讀書吧
7.父母以身作則
這是最重要的一點,如果父母都是低頭族,孩子也很難對電子產品有自控力。
孩子出生前,他們并不知道手機、Ipad是什么,因為父母總在一旁玩兒,所以好奇的孩子也想看看吸引父母的東西是什么,然后他們便學著父母的樣子這里劃一劃,那里按一按,漸漸被里面的新奇所吸引。你家寶貝也是這樣學會用手機、玩ipad的吧?
每當父母在用時,孩子也要玩的意愿往往會更加強烈。所以,想要孩子少玩電子產品,父母的榜樣作用尤為重要。
本文為企業推廣,本網站不做任何建議,僅提供參考,作為信息展示!
推薦閱讀:only時尚網
網友評論
請登錄后進行評論|
0條評論
請文明發言,還可以輸入140字
您的評論已經發表成功,請等候審核
小提示:您要為您發表的言論后果負責,請各位遵守法紀注意語言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