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9月13日凌晨,蘋果發布了iPhone 8和iPhone X。雖然最近幾天科技圈都在蹭熱點,滿滿的刷蘋果新一代產品的消息,但是從產品角度來講。蘋果的這兩款產品并不是那么具有突破性。
曾經蘋果的iOS陣營,幾乎每一代產品都有引領風潮的功能或者外觀突破。但是iPhone 8相較于iPhone 7在外觀上改變的并不多。盡管采用了雙面玻璃材質,但是這種材質好早前就在安卓陣營采用了。iPhone X的全面屏概念也是跟風,因為安卓機一年前就有全面屏機型了。至于iPhone X主打的Face ID技術,利用機器學習,進行人臉識別。聽起來噱頭不錯,但在發布會上也遭遇了尷尬——首次演示刷臉解鎖并沒有成功。
至于性能方面,目前安卓系統的旗艦機性能表現都不錯,都有點兒性能過剩。因此我們甚至可以認為,在旗艦機級別上,安卓陣營已經不輸iOS,或者能夠認為已經領先了iOS一個身位。
當然,庫克引領的蘋果自然也感受到了危機。雖然iPhone 8和iPhone X算是循規蹈矩的守業之作,但也傳達出蘋果的方向和野心。那就是“AI人工智能”。
隨著科技的發展,現在智能手機的發展以及接近性能增長的極限。而突破現在發展路徑的一個重要風口就是人工智能技術。AI的發展將讓手機從“智能時代”向“智慧時代”挺進。
事實上,蘋果一直在加碼AI,希望憑借AI再次重出安卓的重圍。蘋果早早就推出了智能虛擬助手Siri,但是在人工智能軍備競賽中仍稍顯遲鈍。谷歌的Google now,搜狗的搜狗語音助手、華為開發的華為語音助手等體驗和智能程度都特別高,蘋果沒有占到優勢。
在最新的iOS 11上蘋果又出手了,面部識別、AR增強現實功能、3D表情等技術無疑是蘋果對于人工智能的布局。這也難怪庫克說“iPhone X是定位于未來的產品”。當然這些都是蘋果AI在軟件方面的投入。未來的AI需要極大的計算量,而且運算邏輯也與傳統芯片不一樣。蘋果將A10芯片升級為A11,不僅四核增加為六核,而是運算速度、圖像處理能力都提升極大——這些運力將用來保障雙攝像頭、人像識別、AR等人工智能應用的運算能力。這也是蘋果對人工智能時代的提前備戰。
但A11畢竟仍然是在傳統架構CPU基礎上進行的升級,不是真正的AI芯片。在這方面,安卓陣營又走到了前列。繼9月初海外發布后,全球首款移動AI芯片麒麟970今天上午國內正式發布,這也預示著搭載這款芯片的首款智慧手機華為Mate 10的發布進入倒計時,10月16日德國慕尼黑讓我們一起期待Mate 10的到來吧。
麒麟970的最大亮點是內置了NPU神經處理單元。帶來的不僅僅是性能方面的提升和功耗的降低,更實現了對人工智能應用的針對運算。華為麒麟970使用的是HiAI 移動計算架構,進行矩陣乘法的運算,通過更高效靈活的異構計算來最大化發揮 CPU/GPU/ISP/DSP/NPU 的性能。配合神經計算單元,比傳統處理器的快25倍,能耗節省50倍。
有了AI芯片麒麟970的加持,自然讓華為信心滿滿。華為Mate 10的雙攝能夠更精準的識別拍攝場景、人臉,讓圖像渲染更快速。通過語音識別和語義分析,Mate 10的語音助手體驗將會得到明顯的提升。
我們還是要等到10月16日揭曉。我們現在仍然可以確定的是,以蘋果iOS 新品和安卓陣營的華為Mate 10,將聯手開啟智慧手機的時代。
本文為企業推廣,本網站不做任何建議,僅提供參考,作為信息展示!
推薦閱讀:重慶信息港
網友評論
請登錄后進行評論|
0條評論
請文明發言,還可以輸入140字
您的評論已經發表成功,請等候審核
小提示:您要為您發表的言論后果負責,請各位遵守法紀注意語言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