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智能手機性能其實早已過剩,自安卓版本更新到7.0以后。流暢性亦和iOS系統相差不遠。但每次推新款手機的時候,總要給用戶一些換機的理由。于是廠商們對于手機黑科技的研發的腳步從未停止過。這兩年風靡的各種“劉海屏”,“全面屏”就是一個例子。進入下半年以后,一些新技術應用的跡象越來越明顯。再次我們不妨做個大膽的猜測,展望一下明年手機界會有哪些被普及的新技術……
1.沒有劉海的全面屏
既然性能都差不多,各個品牌之間的差異太小。那么把屏幕做大了,第一時間抓住用戶的眼球,就成了推銷手機最好的方式。于是“全面屏”成為這兩年從潮流慢慢變成了標配。但因為全面屏和前置攝像頭沖突的關系,又加上蘋果帶了個“壞頭”。于是今年各大手機廠商推出了各式的劉海屏。
但其實人類審美天生不喜歡這種“殘缺”的屏幕。且這一年來出過了太多的劉海屏讓用戶審美疲勞。所以幾款非劉海全面屏已經推出,均得到了非常好的市場反饋。
vivo NEX
OPPO Find X
魅族16th
?接下來即將推出的華為榮耀Magic2和小米Mix3也被確認是以滑蓋全面屏的方式推出。在明年越來越多的手機廠商會加入到“非劉海屏”的陣營中。
2. 屏幕指紋技術
雖然蘋果方面一意孤行,執意要用Face ID取代指紋解鎖。但數據表明,至少在目前,消費者們更喜歡指紋解鎖的方式——近日IBM Security做過一個調查顯示:有44%的消費者表示更喜歡指紋解鎖,而選擇人臉解鎖的消費者僅占12%。
屏幕指紋技術就很好地平衡了全面屏和正面指紋解鎖。正在被越來越多的安卓手機采用。雖然在今年剛剛量產,但到了下半年屏幕指紋技術已經發展到了第三代。如此高速的技術迭代,恰恰反映了這種技術正迅速的走向市場。
雖然目前屏幕指紋解鎖體驗方面仍不如傳統指紋解鎖——解鎖的反應速度方面慢零點幾秒,識別率也不及傳統指紋解鎖高。市場反饋證明,屏幕指紋技術具有很好的市場前景。隨著技術不斷迭代,使用體驗也會越來越接近傳統指紋解鎖。可以預見,在明年將會有更多的手機加入這項黑科技。
3.無線充電技術
說了很多年的無線充電技術,目前看來普及起來仍非常緩慢。僅有個別的高端手機才支持無線充電功能。的確,受限于充電速度,充電距離和成本等原因。無線充電技術遲遲得不到普及,但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目前主流的無線充電器最高輸出功率已經達到10w。三星S9使用三星原裝無線充電器從0到100的充電時間為173分鐘。 已經接近了蘋果“祖傳”5v有線充電頭的時間。
所以業界對無線充電的市場還是很看好的。畢竟對于大多數用戶來說:在辦公室做事的時候,只要把手機放無線充上一放就隨時可以充電。隨取隨用,省略了插充電頭的動作。只要是能方便大家使用的技術,都會有市場。
4.后置多攝鏡頭
手機拍照技術也是各大廠商奮力去提升的一項性能,在手機同質化嚴重的今天。除了在外觀上做文章以外,最能有區分度的方式還是多加一個后置鏡頭,并標榜自己的手機相機有多牛。
華為的p20 pro就是個很好的例子:無明顯短板的同時,憑借出色的相機性能秒殺市面上的所有手機。一舉奠定了自己的江湖地位。
眼見華為的成功,其他廠商自然不甘人后。本月將要發布的OPPO R17 Pro,就確定用上三攝,華為即將發布的mate 20也會使用三攝。剛剛發布的三星 Galaxy A9s甚至用上了四攝鏡頭。
可以預見,明年手機市場上。后置多攝鏡頭的手機將會越來越多。“正面比誰的屏占比大,背面比誰的鏡頭多”很可能會成為明年智能手機的趨勢。
5.更牛X的散熱技術
其實現在真正制約手機速度和流暢度的已然不是處理器性能問題,而是手機散熱的問題。當處理器高速運行產生過多的熱量卻無法及時散熱的時候,手機只能選擇自動降頻的方式來降溫。這時我們在使用手機過程中就會出現卡頓現象。
過高的溫度不但會引起降頻帶來的卡頓,還會讓手機燙手以及鋰電池在高溫下損耗過快的問題。出色的散熱技術是手機流暢和持久使用的保障。 目前的高端的散熱技術有:“液冷散熱”技術(魅族16、榮耀note 10、黑鯊游戲手機等機型上應用),石墨烯散熱技術(據傳會在華為榮耀Magic2上使用)。
相信在明年,這類高端的手機散熱技術也會應用到越來越多的機型上。成為商家們提高手機性能的又一大利器。
本文為企業推廣,本網站不做任何建議,僅提供參考,作為信息展示!
推薦閱讀:齊魯熱線
網友評論
請登錄后進行評論|
0條評論
請文明發言,還可以輸入140字
您的評論已經發表成功,請等候審核
小提示:您要為您發表的言論后果負責,請各位遵守法紀注意語言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