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電腦、外賣、網購…正默默地地改變著人們的生活方式。科技發展為生活帶來便利的同時,也帶來新的“傷害”。美國MSN生活網曾載文,刊出科技發展,特別是由于電子產品普及帶來的十種疾病。
鼠標手
電腦使用過度,鼠標操作太頻繁,容易導致手部肌腱炎(俗稱“鼠標手”),主要癥狀表現為刺痛和麻木。出現此類情況,除了少用電腦,保持充足休息,必要時還應接受理療治療。
筆記本電腦燙傷大腿
筆記本電腦長時間工作會發熱發燙,用戶將它放在大腿上使用,不小心就會導致皮膚低溫燙傷。主要癥狀為紅斑,嚴重時會燙起水泡。輕度灼印可在幾天內消失,但嚴重時則會留下永久印記。
手機肘
手機肘在醫學上被稱作“肘管綜合征”,早期表現為肘關節疲憊麻木、疼痛,胳膊抬不起來。主要原因是長時間使用手機,肘部彎曲肌腱過于緊張,導致手臂神經受損。手機長時間通話時,最好使用免提,或者用耳機。
手機分離焦慮癥
英國埃塞克斯大學心理學家完成的一項實驗證實,手機分離焦慮癥影響著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一旦手機不在身邊,他們就立馬表現出焦慮和分心的癥狀,與賭博成癮極相似。
暈屏癥
長時間面對數碼產品屏幕容易導致頭暈惡心的現象被稱為“暈屏癥”。一些人在手機上快速刷屏瀏覽時也會頭暈。其原因是,屏幕上的移動內容會讓用戶猶如置身于海面上的顛簸船只,感覺頭昏眼花、惡心頭痛。
暴食癥
手機和電腦上讓人垂涎欲滴的美食圖片或視頻越來越多,研究發現,它們激發了人們的食欲。讓很多人沒有真正饑餓,卻吃下很多本不該吃的食物,攝入熱量超標,甚至暴飲暴食,增加肥胖癥及相關疾病的風險。
失眠癥
多項研究發現,手機和電腦等屏幕產生的藍光會影響入睡時間和睡眠質量。2016年的一項研究發現,長時間使用手機的參試者中,失眠發病率高達42%;使用手機時間相對較少的參試者也有35%出現睡眠問題。睡前使用手機者睡眠質量更差。
男性不育癥
新研究表明,Wi-Fi信號可能損害男性精子,使其活力變差,導致不育。科學家指出,相關研究仍需深入展開。不過,男性在使用手機和手提電腦等設備時,應注意保護私處。比如手機最好不要放進褲子口袋,筆記本電腦不要放在大腿上等。
電腦視覺綜合癥
長時間盯著電腦屏幕很容易導致電腦視覺綜合癥,主要癥狀包括:眼睛疲勞、視力模糊和頭痛。要緩解此類問題,最好減少看屏幕的時間,經常眨眼,做做眼保健操,讓雙眼得到充分休息。
腕管綜合征
美國《肌肉與神經》雜志刊登一項新研究發現,長時間使用智能手機、平板電腦或游戲機(每天至少9小時)的人,更容易出現手腕和手部骨骼肌肉疼痛不適。
這種病癥被稱為腕管綜合征,其臨床表現主要包括:正中神經受壓食指、中指,無名指麻木、燒灼般疼痛,夜間加劇甚至影響睡眠等。
點擊下面的標題,閱讀更多養生文章:
本文為企業推廣,本網站不做任何建議,僅提供參考,作為信息展示!
推薦閱讀:ipad5
網友評論
請登錄后進行評論|
0條評論
請文明發言,還可以輸入140字
您的評論已經發表成功,請等候審核
小提示:您要為您發表的言論后果負責,請各位遵守法紀注意語言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