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手機的時候看什么呢?品牌,性能?
或許都不是吧,畢竟品牌買之選都已經確定好了,而性能一般的用戶也看不出來呢?
那咋辦呢?唯有看參數啦!
于是便出現了:很多用戶在選購手機的時候“唯參數論”,只根據手機的硬件配置——主要是處理器、內存、攝像頭這三項來評判一款手機的好壞。
因為參數可以量化,比較好判斷和對比。
以及,主打性價比的小米手機登廠商推波助瀾,大力宣傳手機參與,培養了大量的年輕用戶關注手機參數,用戶們也慢慢養成了買手機之前首先看處理器型號、內存大小、攝像頭像素等參數的習慣。
但是問題來了,如今參數越來越趨同。
于是,在產品的外觀、機身材質、屏幕、續航、充電速度、拍照效果等方面做文章。比如采用正面指紋識別、曲面屏、超窄邊框、雙攝或大光圈鏡頭、快速充電技術等。
其實是另外一種“參數論”。
手機“參數論”不對嗎?唯“參數論”有錯嗎?
沒錯,但是不僅僅只看數字,還應該綜合性能,也就是手機廠商整合參數的能耐。
先說內存。有的只看大小,但還要看存儲規格,好的速度快,不好的速度慢,比如蘋果手機的內存和安卓手機的內存就是很好的例子,以至于有觀點認為iPhone手機2G內存相當于安卓手機至少4G內存。
接著說手機攝像頭。很多人只看像素大小,但蘋果1200萬吊打很多1600萬,2100萬,甚至更高的,這是事實。鏡頭的CMOS不同,就有很大差別,單位像素大小不同,也有很大差別,光圈大小不同,也有很大差別。
再說手機屏幕。同樣是1080P,但清晰度不同,顯示效果不同,LCD就是比OLED清晰,但OLED就是比LCD的艷麗。
以及處理器。就算都是驍龍625,但不同的手機品牌也有差距,還得通過測試看處理器穩定性和持續工作時長。
最后說處理器。動不動就有手機廠商的專賣店里宣傳什么極速八核、智能八核,秒殺蘋果之類,實際架構不同,性能差別很大,工藝不同,功耗也會有很大差別。
簡而言之,唯“參數論”沒錯,但是只看數字就會被忽悠,就是典型的小白用戶。
本文為企業推廣,本網站不做任何建議,僅提供參考,作為信息展示!
推薦閱讀:廣州都市網
網友評論
請登錄后進行評論|
0條評論
請文明發言,還可以輸入140字
您的評論已經發表成功,請等候審核
小提示:您要為您發表的言論后果負責,請各位遵守法紀注意語言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