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8日上午消息,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今日發布第43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截至2018年12月,我國網民規模為8.29億,全年新增網民5653萬,互聯網普及率達59.6%,較2017年底提升3.8%。
我國手機網民規模達8.17億,全年新增手機網民6433萬;網民中使用手機上網的比例由2017年底的97.5%提升至2018年底的98.6%,手機上網已成為網民最常用的上網渠道之一。
我國農村網民規模為2.22億,占整體網民的26.7%,較2017年底增加1291萬,年增長率為6.2%;城鎮網民規模為6.07億,占比達73.3%,較2017年底增加4362萬,年增長率為7.7%。
2018年,我國個人互聯網應用保持良好發展勢頭。網約專車或快車用戶規模增速最高,年增長率達40.9%;在線教育取得較快發展,用戶規模年增長率達29.7%。
我國網絡購物用戶規模達6.10億,較2017年底增長14.4%,占網民整體比例達73.6%。網絡支付用戶規模達6.00億,較2017年底增加6930萬,使用比例由68.8%提升至72.5%。社交電商等新玩法的出現,也讓電商領域增添新活力。
隨著短視頻市場的逐步成熟,用戶規模已達6.48億,用戶使用率為78.2%,2018年下半年用戶規模增長率達9.1%。
而網絡直播則進入轉型調整期,多家直播平臺宣布關停,用戶大規模流失。截至2018年12月,網絡直播用戶規模達3.97億,較2017年底減少2533萬,用戶使用率為47.9%,較2017年底下降6.8%。
網絡技術的飛速發展也讓網民上網更加安全,數據顯示,49.2%的網民表示在過去半年中未遇到過任何網絡安全問題,較2017年底提升1.8%。遭受網絡詐騙的網民比重也在進一步降低,其中最常遭遇的虛擬中獎信息詐騙,較2017年底下降9.2%。
在新興技術方面,5G技術、云計算、大數據等第一次寫入報告,在政府政策的支持下,新技術得到迅速發展。
其中,我國5G發展進入全面深入落實階段、5G核心技術研發和標準制定取得突破、5G產業化取得初步成果。正在巴薩羅那進行的2019年世界移動通信大會上,華為、小米等眾多國產手機廠商紛紛發布5G手機,充分展現了我國在5G應用上的實力。
我國云計算技術、大數據領域也呈現良好發展態勢。我國大型云服務商已經躋身全球市場前列,阿里2018年云計算收入同比增長超90%,騰訊前三季度同比增長超過100%,均保持了高速增長。
在政策的指導下,我國大數據產業不斷成熟,持續向經濟運行、社會生活等各應用領域滲透。預計未來5年,我國大數據市場年復合增長率將達到17.3%。(新浪科技 澤宇)
以下為新浪科技整理的報告精華:
一、這些數據你要知道
1、網民總規模達8.29億
截至2018年12月,我國網民規模為8.29億,全年新增網民5653萬,互聯網普及率達59.6%,較2017年底提升3.8%。
我國網民男女比例為52.7:47.3,與2017年同期基本持平。
我國網民以中青年群體為主,并持續向中高齡人群滲透。截至2018年12月,10-39歲群體占整體網民的67.8%,其中20-29歲年齡段的網民占比最高,達26.8%;40-49歲中年網民群體占比由2017年底的13.2%擴大至15.6%,50歲及以上的網民比例由2017年底的10.5%提升至12.5%。
我國網民以中等教育水平的群體為主。截至2018年12月,初中、高中/中專/技校學歷的網民占比分別為38.7%和24.5%;受過大學專科、大學本科及以上教育的網民占比分別為8.7%和9.9%。
截至2018年12月,月收入 在2001-5000元的群體占比最高,為36.7%;月收入在5000元以上的人群占比為24.1%,較2017年底提升3.9個百分點;有收入但月收入在1000元以下的人群占比大幅下降,已由2017年底的20.4%下降至15.8%。
2、手機網民規模達8.17億
截至2018年12月,我國手機網民規模達8.17億,全年新增手機網民6433萬;網民中使用手機上網的比例由2017年底的97.5%提升至2018年底的98.6%。
3、上網設備:手機、電視、平板比例提升,PC比例下降
截至2018年12月,我國網民使用手機上網的比例達98.6%,較2017年底提升1.1個百分點;網民使用電視上網的比例達31.1%,較2017年底提升2.9個百分點;使用臺式電腦上網的比例為48.0%,較2017年底下降5個百分點。
4、上網時長:人均周上網時長27.6小時
2018年,我國網民的人均周上網時長為27.6小時,較2017年底提高0.6個小時。
5、 網站數量523萬個
截至2018年12月,我國網站數量為523萬個,較2017年底下降1.9%。
6、App數量449萬款
截至2018年12月,我國市場上監測到的移動應用程序(App)在架數量為449萬款。我國本土第三方應用商店移動應用數量超過268萬款,占比為59.7%;蘋果商店(中國區)移動應用數量約181萬款,占比為40.3%。
二、網民上網都在做什么
2018年,我國個人互聯網應用保持良好發展勢頭。網上預約專車/快車用戶規模增速最高,年增長率達40.9%;在線教育取得較快發展,用戶規模年增長率達29.7%;網上外賣、互聯網理財、網上預約出租車和網絡購物用戶規模也取得高速增長;短視頻應用迅速崛起,使用率高達78.2%,2018年下半年用戶規模增長率達9.1%。
1、即時通信產品中內容質量提升
截至2018年12月,即時通信用戶規模達7.92億,較2017年底增長7149萬,占網民整體的95.6%。手機即時通信用戶達7.80億,較2017年底增長8670萬,占手機網民的95.5%。
在內容質量方面,即時通信企業的主體責任得到進一步落實,平臺內容共治的格局已經初步形成。
2、搜索引擎大力發展信息流
截至2018年12月,我國搜索引擎用戶規模達6.81億,使用率為82.2%,用戶規模較2017年底增加4176萬,增長率為6.5%。手機搜索用戶規模達6.54億,使用率為80.0%,用戶規模較2017年底增加2998萬,增長率為4.8%。
主流搜索引擎利用平臺入口優勢,通過連接新聞、短視頻等內容,推出信息流產品,以持續提升用戶使用黏性。信息流廣告為搜索引擎收入增長提供了新動力,正在成為業務收入的重要部分。
3、網絡新聞媒體加強優質內容爭奪
截至2018年12月,我國網絡新聞用戶規模達6.75億,年增長率為4.3%,網民使用比例為81.4%。手機網絡新聞用戶規模達6.53億,占手機網民的79.9%,年增長率為5.4%。
商業新聞媒體發展呈現出以下特點:第一,加強優質內容爭奪;第二,重塑內容分發機制;第三,發展多元內容載體。
4、社交應用商業模式不斷成熟
截至2018年12月,微信朋友圈、QQ空間用戶使用率分別為83.4%、58.8%,較2017年底分別下降3.9、5.6個百分點;微博使用率為42.3%,較2017年底上升1.4個百分點。
社交應用商業模式不斷成熟,一方面,廣告依然是社交平臺變現的主要方式;另一方面,內容生產者能通過社交平臺實現商業變現。
5、網絡購物保持升級態勢
截至2018年12月,我國網絡購物用戶規模達6.10億,較2017年底增長14.4%,占網民整體比例達73.6%。手機網絡購物用戶規模達5.92億,較2017年底增長17.1%,使用比例達72.5%。
2018年網絡消費繼續保持升級態勢,消費升級為行業增長提供了強勁動力,也進一步推動市場成熟發展。與此同時,電商流量加速分化,拼購模式、小程序電商、內容電商等新模式交易規模呈指數增長。
6、網上外賣市場“兩分天下”
截至2018年12月,我國網上外賣用戶規模達4.06億,較2017年底增長18.2%,繼續保持較高增速。手機網上外賣用戶規模達3.97億,增長率為23.2%,使用比例達48.6%。
市場格局方面,外賣市場“兩分天下”競爭格局已然清晰。行業趨勢方面,在市場變化和平臺戰略調整背景下,新的行業趨勢正在形成。一是外賣業務在本地生活服務生態體系中的重要性日趨凸顯,逐步成為各平臺在生活服務領域競爭的勝敗關鍵;二是行業生態進一步開放,協同實現多贏。
7、旅游度假產品領跑在線旅行增長
截至2018年12月,在線旅行預訂用戶規模達4.10億,較2017年底增長3423萬,增長率為9.1%;網上預訂機票、酒店、火車票和旅游度假產品的網民比例分別為27.5%、30.3%、42.7%和14.5%。其中,預訂旅游度假產品的用戶規模增速最快,增長率為35.5%。
8、互聯網理財朝穩健方向發展
截至2018年12月,我國購買互聯網理財產品的網民規模達1.51億,同比增長17.5 %,網民使用率為18.3%。
行業逐步朝穩健、規范的方向發展,一方面降低理財市場規模過大帶來的金融風險;另一方面降低金融機構融資成本,促進資金回流銀行,有效提升資金社會利用效率。
9、網絡支付場景不斷延伸
截至2018年12月,我國網絡支付用戶規模達6.00億,較2017年底增加6930萬,年增長率為13.0%,使用比例由68.8%提升至72.5%。手機網絡支付用戶規模達5.83億,年增長率為10.7%,在手機網民中的使用比例由70.0%提升至71.4%。網民在線下消費時使用手機網絡支付的比例由2017年底的65.5%提升至67.2%。
2018年國內網絡支付市場發展呈現以下特點。第一,行業競爭依舊激烈;第二,支付場景不斷延伸;第三,支付方式更為多元。
10、網絡音樂平臺對短視頻扶持力度加大
截至2018年12月,網絡音樂用戶規模達5.76億,較2017年底增加2751萬,占網民總體的69.5%。手機網絡音樂用戶規模達5.53億,較2017年底增加4123萬,占手機網民的67.7%。
2018年國內數字音樂版權環境的持續改善、各平臺對短視頻類音樂形式的進一步扶持和大型音樂集團的持續融資共同推動了網絡音樂行業的進一步發展。
11、網絡文學版權營收提升
截至2018年12月,網絡文學用戶規模達4.32億,較2017年底增加5427萬,占網民總體的52.1%。手機網絡文學用戶規模達4.10億,較2017年底增加6666萬,占手機網民的50.2%。
網絡文學行業在2018年持續健康發展,用戶規模和上市企業營收均實現進一步增長。跨界內容的布局和版權營收的提升是行業變化的主要特征。
12、網絡游戲:國產游戲國際影響力進一步擴大
截至2018年12月,我國網絡游戲用戶規模達4.84億,占整體網民的58.4%,較2017年底增長4224萬。手機網絡游戲用戶規模達4.59億,較2017年底增長5169萬,占手機網民的56.2%。
2018年國內網絡游戲行業保持平穩發展。國內游戲廠商與海外市場的聯系日益密切,游戲不良影響的社會共治格局已經初步形成。
13、網絡視頻:短視頻內容生產專業度加深
截至2018年12月,網絡視頻用戶規模達6.12億,較2017年底增加3309萬,占網民整體的73.9%。手機網絡視頻用戶規模達5.90億,較2017年底增加4101萬,占手機網民的72.2%。
短視頻用戶規模達6.48億,用戶使用率為78.2%。隨著短視頻市場的逐步成熟,內容生產的專業度與垂直度加深,同質化內容已無法立足,優質內容成為各平臺的核心競爭力。
14、網絡直播進入轉型調整期
截至2018年12月,網絡直播用戶規模達3.97億,較2017年底減少2533萬,用戶使用率為47.9%,較2017年底下降6.8個百分點。
2018年網絡直播行業內部逐漸分化,進入轉型調整期。從體育、游戲、真人秀、演唱會四個細分內容領域來看,游戲直播用戶使用率基本穩定,體育直播用戶使用率略有下降,演唱會、真人秀直播用戶使用率分別下降6.2、8.8個百分點。
15、網約車行業強化安全保障
截至2018年12月,我國網約出租車用戶規模達3.30億,較2017年底增加4337萬,增長率為15.1%。網約專車或快車用戶規模達3.33億,增長率為40.9%,用戶使用比例由30.6%提升至40.2%。
2018年,繼網約車行業推行建立事中事后聯合監管措施后,交通運輸部聯合多部委組織安全專項檢查,治理網約車市場亂象;其二,為維護乘客人身安全等合法權益,網約車企業優化產品結構強化安全保障。
16、直播助力在線教育快速增長
截至2018年12月,我國在線教育用戶規模達2.01億,較2017年底增加4605萬,年增長率為29.7%;在線教育用戶使用率為24.3%,較2017年底增加4.2個百分點。手機在線教育用戶規模達1.94億,較2017年底增長7526萬,增長率為63.3%;手機在線教育用戶使用率為23.8%,較2017年底增長8.0個百分點。
在線教育直播以一對一、一對多、雙師課堂等方式滿足用戶多樣化的學習需求,讓教師和學生突破時空限制實時互動,進一步擴大教學覆蓋范圍,推動在線教育的普及和深化。
三、政府在網上做了什么?
1、政府網站
截至2018年12月,我國共有政府網站1796個,主要包括政府門戶網站和部門網站 。其中,部級行政單位共有政府網站1080個,省級及以下行政單位共有政府網站16882個,分布在31個省(區、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
截至2018年12月,省級及以下行政單位政府網站較2017年底縮減24.6%,各級政府進一步貫徹落實中央部署,適應互聯網發展變化,推進政府網站集約共享。
2、新興技術發展情況
在政策的大力支持下,我國在5G、量子信息技術、人工智能等領域快速發展。
2018年我國5G核心技術研發和標準制定取得突破。截至2018年3月,我國提交的5G國際標準文稿占全球的32%,主導標準化項目占比達40%,推進速度、推進質量均位居世界前列。
2018年,我國政府、科研機構、企業等推動量子信息技術進一步發展,通過出臺相關鼓勵政策、推進基礎領域研究、探索商業化應用模式等方式進一步提升了我國在該領域的技術實力。
在人工智能科研成果方面,截至2018年11月,我國人工智能相關專利申請量已超過14.4萬件,占全球申請總量的43.4%,居全球首位。截至2018年6月,我國人工智能企業數量已達到1011家,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和廣東。
在區塊鏈領域企業數量方面,截至2018年6月,我國共有298家公司活躍在區塊鏈產業生態中,美國、中國、英國區塊鏈企業數量分列前三位。
經過三十年的快速發展,我國研制超級計算機系統的能力已經躋身世界先進水平行列。從單機性能來看,我國研制的“神威·太湖之光”超級計算機,以93PFlops的Linpack測試性能,位居世界高性能計算機排行榜TOP500季軍。從總體數量來看,2018年11月公布的TOP500榜單中,我國以227臺的數量遠超第二名美國的109臺。
3、互聯網安全管理
2018年我國網民在上網過程中遇到安全問題的比例進一步下降。數據顯示,49.2%的網民表示在過去半年中未遇到過任何網絡安全問題,較2017年底提升1.8個百分點。通過分析用戶遭遇的網絡安全問題發現,上網設備中病毒或木馬的用戶比例明顯減少,較2017年底降低7.3個百分點;其他網絡安全問題的發生情況相比2017年底差異不大。
通過對遭遇網絡詐騙的用戶進一步調查發現,虛擬中獎信息詐騙是最常遭遇的網絡詐騙類型,占比為61.3%,較2017年底下降9.2個百分點。此外,網絡購物詐騙、利用虛假招工信息詐騙和釣魚網站詐騙的發生比例較2017年底也有所降低,分別下降了4.6、7.3和5.8個百分點。
四、總結
從1997年到2018年,我國網民數量從62萬增長至8.29億,互聯網普及率從0.03%增長至59.6%,網站數量從1500個增長至523萬個。截至2018年12月,我國擁有的IPv4地址數量達3.39億個,IPv6地址數量達41079塊/32;我國域名總數為3792.8萬個,其中“.CN”域名總數為2124.3萬個,占比為56.0%。
這些數據充分表明,我國互聯網運行總體平穩、穩中有進的態勢沒有改變,我國互聯網發展仍處于并將長期處于重要戰略機遇期,實現“網絡強國”的歷史進程不會逆轉,發展的潛力依然巨大。
互聯網發展需要緊扣重要戰略機遇新內涵,促進數字經濟對傳統產業的優化升級,提升新興信息技術的創新驅動能力,深化互聯網領域的對外開放程度,參與全球網絡空間治理體系變革,變壓力為加快推動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動力。
每天一杯咖啡吸收宇宙能量!
重構思維方式,
AI+時代,讀互聯網思想(wanging0123)
聯系方式:投稿及內容合作|271684300@qq.com
本文為企業推廣,本網站不做任何建議,僅提供參考,作為信息展示!
推薦閱讀:卡西歐自拍神器
網友評論
請登錄后進行評論|
0條評論
請文明發言,還可以輸入140字
您的評論已經發表成功,請等候審核
小提示:您要為您發表的言論后果負責,請各位遵守法紀注意語言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