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紋識別通過采集人體的生物信息做為密鑰,來保障數據信息的安全,本質上面,它仍然是一種加密與解密的手段之一,指紋充當了“鑰匙”的作用。指紋識別一直都是被我們視為安全、保護隱私的象征,特別是科幻片看多了的小伙伴,一定把它當成了神一般的存在。
最近有消息稱,美國密歇根州立大學的研究人員近日成功用噴墨打印機制造出了可以騙過指紋識別器的假指紋。事件的背后透露出人們對指紋識別身份認證安全性的擔憂,畢竟打印機就能成為指紋識別加密后的“解鎖”幫兇,這不得不引發人們的恐慌。目前,該大學的研究人員已經成功破掉了三星Galaxy S6的指紋識別系統,不過這種方法對iPhone 5s暫時無效(請注意三星指紋識別失守,蘋果5S居然無事人一般?)。當然,密歇根州立大學的研究人員可不是為了當黑客,他們這么做只是希望能夠引起廠家和用戶們的注意:指紋識別認證并不是萬能的,未來在安全上大家都不能掉以輕心。不過這種指紋也不是誰都能隨意打出來,它需要特殊的墨和紙張。但只要你有了導電墨水和光澤紙這兩樣特殊材料,做一個假指紋只需15分鐘,黑客如果想黑進你的手機,只需弄到你指紋的拷貝就行。
指紋識別失守一事,讓我想起了身份證上面的那些“黑科技”,安全往往會隨著時代的發展而不斷地升級,因為一代身份證越來越脆弱于是才出現了二代身份證。最早期在銀行開戶允許匿名,后來又升級為實名制,接著需要本人去柜臺查驗身份證,再到后來需要刷身份證外加本人辦理,到目前為止,基本上跨過了肉眼辨別身份證的時代。人們一度擔心的電信詐騙,因為查驗身份證的方式升級,所有的銀行賬戶都需要機器重刷身份證進行身份認證,這無異于讓那些騙子們如熱鍋上面的螞蟻一般,如果身份認證無法通過,非法所得將會被凍結在銀行賬戶上面。這告訴我們,加密與解密是一個矛與盾的較量,不能因為偶爾的不順利,就放棄矛與盾的使用。這也很好的回答了人們普遍擔心的一個話題,手機指紋識別我們還用不用?手機上面的指紋識別你還開不開?我的回答是為什么不開呢,不用擔心!
指紋識別上面出現問題并不可怕,以現有的技術足已應付安全上面的個案、突發事件,這會有利于推動在安全上面的加固動作。這里面有一個鮮明的例子,那便是支付寶、QQ等新推出來的“刷臉”技術,可以遠程刷臉開設網上金融賬戶,也稱為“刷臉開戶”,支付寶上面更是推出了一個叫“空付(KungFu)”的支付方式,想必已經有很多小伙伴已經Get到了這條犀利的消息,“空付(KungFu)”不止是簡單地識別指紋這樣的簡單的一維或者二維的信號,它甚至會識別到皮膚上面脈動等細節,安全技術上面的升級,相當于密鑰升級,升級后的密鑰可不是打印機能制造得出開鎖的“鑰匙”的!
另外,我們也不免提出了另外一種質疑,三星、華為等手機的指紋識別均失守,蘋果5S居然無事人一般?蘋果一方面頑強地對抗FBI,另一方面大舉推行蘋果PAY,難道這僅僅是巧合?
本文為企業推廣,本網站不做任何建議,僅提供參考,作為信息展示!
推薦閱讀:江蘇之窗
網友評論
請登錄后進行評論|
0條評論
請文明發言,還可以輸入140字
您的評論已經發表成功,請等候審核
小提示:您要為您發表的言論后果負責,請各位遵守法紀注意語言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