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CES 2016開始直到三星Note7發布為止,2016年上半年的黑科技基本上已經全部和各位讀者見面了。今天就讓我們快速過一遍筆者精選出來的23項黑科技究竟是神馬東西?
作為Android陣營的一哥,三星每年都會在旗艦機上引入先進的硬件配置同時也帶來一些黑科技。三星Note II時候讓我們看到了S PEN懸浮觸控的炫酷體驗。三星S4時候引入了大量體感操作,縱然像眼球控制這類的操作只是噱頭而已,但是聊勝于無嘛。三星S5首次將單反相機的相位對焦技術引入到智能手機之中。三星S6和三星Note 5終于將雞肋的無線充電技術變成可用級別,后者更支持快充版無線充電底座。三星Note 5引入了息屏快寫功能大大提高了S PEN適用場合。三星Galaxy Round和三星Note Edge那些曲面屏自然也是黑科技。
三星:Dual Pixel(全像素雙核疾速對焦)
來到今年上半年,另一項從單反相機引入的對焦技術Dual Pixel正式降臨三星旗艦機。這項技術核心思想就是將CMOS上所有的像素單元變成對焦和成像兩用。換句話說就是一個像素點既能夠充當成像時候的感光單元,也能夠輔助攝像頭對焦。三星之前引入的相位對焦技術每當遇到弱光或者夜晚的時候就會失靈,主要原因就是當時的CMOS把大部分的像素點用于感光,只分配了一小部分用于對焦系統。簡而言之就是分為了感光像素和對焦像素,由于對焦像素的數量比較少,在光線不足的情況下還不如直接切換到反差式對焦更為方便。
三星:虹膜識別
虹膜識別早在微軟Lumia 950系列兩款旗艦機中出現過,只不過這次是三星Note7引入這項功能,所以更為轟動。虹膜識別的前身可以追溯到Android 4.0引入的人臉識別,當時Google本以為這項技術會火起來,但是網上一再曝出用照片也能解鎖Android手機等丑聞之后,Google也開始弱化這項解鎖技術的地位。
眼球可以分為三個部分:鞏膜、虹膜和瞳孔。15年vivo X5Pro、TCL么么噠3S和中興Grand S3紛紛搭載了眼球識別技術,當時的用戶體驗并不良好,TCL么么噠3S解鎖成功率十分低。而vivo X5Pro并沒有把眼球識別用于解鎖屏幕,只能夠起到數據加密作用。眼球識別技術遇到光線較為昏暗的情況識別率就會大減。上面這種眼球識別技術又稱為鞏膜識別,也就是眼睛中的“眼白”部分。
而微軟和三星同時使用的虹膜識別技術則是更進一步,識別眼睛中的虹膜部分,也就是除了瞳孔和鞏膜剩下的部分。早在富士通的Arrows NX F-04G我們已經見識過類似的技術,只不過當時并沒有銷售到日本以外的地區而已。虹膜識別相比鞏膜識別技術在容錯率、信息量和穩定性上更勝一籌,起碼遇到昏暗的環境并不至于大大降低識別率。
三星:水下操作的S PEN
這就要從三星Note系列屏幕組成原理聊起。眾所周知自三星Note II開始,三星就在Note系列手機中同時引入電磁屏和電容屏兩層結構,這就是為什么既能夠識別電磁筆又能夠識別手指觸控的原因。根據電容屏的原理,即使是三防手機,例如三星S7和索尼Xperia Z5放入水中之后,縱然屏幕依然能夠顯示畫面,但是一切的觸控操作將會失靈。估計三星Note7之所以能夠在水下流暢使用S PEN,并不是因為電容屏引入了黑科技,而是借助電磁屏。真正的答案就等三星官方和其他網上大神在三星Note7開賣之后公布。
HTC:UltraPixel 2.0
UltraPixel又名超像素技術,是HTC在13年New HTC One開始引入的黑科技。單位像素大小達到了2μm,只可惜受限于當時技術瓶頸只能夠將攝像頭像素減半從而控制機身體積,變成了400萬像素。幾年后,UltraPixel終于迎來了升級,將單位像素大小微調為1.55μm,但是攝像頭像素翻了3倍,達到了1200萬像素。提高單位像素大小有啥好處?類似加入光學防抖鏡片組、增大光圈,目的還是為了提高照片在夜景中的亮度。HTC UltraPixel還能夠起到降噪的作用,因為單位像素大小增大,CMOS感光元件自然能夠獲得更充足光線,每個像素點對噪點和雜訊的抑制能力自然也就提高了。
LG和Moto:模塊化設計
LG和Moto今年不約而同地為Google Project Ara代言。LG G5系列和Moto Z系列都推出了模塊化組件LG Friends和Moto Mods。前者包括拍照手柄和Hi-Fi模塊等,后者包括背殼、揚聲器、電池、投影等模塊。LG的模塊化設計主要通過拆卸電池模塊替換成拍照手柄或者Hi-Fi模塊,Moto則不能夠拆卸后蓋,通過Moto Mods磁吸連接技術將各種模塊和Moto Z系列手機相連。
LG拍照手柄自帶電池,Hi-Fi模塊能夠用回原來的機身電池供電。Moto Mods基本上自帶充電電池,能夠盡量減少攤分手機電量的情況。
LG:雙攝像頭
看膩了紅米Pro和華為P9那兩種雙攝像頭技術之后,LG G5系列的第三種雙攝像頭設計仿佛讓我們眼前一亮。有想過未來智能手機能夠自由更換攝像頭嗎?LG G5系列就是這種思路的雛形。800萬像素135°廣角攝像頭,1600萬像素光學防抖+激光對焦+16:9畫幅攝像頭,兩顆主攝像頭獨立工作,互不干擾對方的成像效果。之前LG V10采用了兩顆前置攝像頭,今年的LG G5系列將這種設計轉移到后置攝像頭上。我們還能夠通過數碼變焦操作無縫切換這兩顆攝像頭,達到0.5倍到8倍的變焦效果。風光照、群體照就用800萬像素廣角鏡頭搞定,普通人像、驗毒、曬幸福就切換到1600萬像素標準鏡頭,分工協作仿佛拿著一臺單反相機外出覓食。
索尼:Predictive Hybrid Auto Focus(預測混合對焦)
三星和LG分別將PDAF和LDAF引入到智能手機之中,如今三星對PDAF進行了強化并引入Dual Pixel技術。作為影像帝國的霸主索尼又如何應對呢?答案就是索尼Xperia X Performance上面的Predictive Hybrid Auto Focus(下文簡稱PHAF)。在索尼Xperia Z5上終于將相位對焦引入到自家手機之中,配合反差式對焦最快能夠實現0.03s自動對焦。而在索尼Xperia X Performance上的PHAF能夠提前預測所要對焦物體的運動軌跡,從而更快速、更準確地對物體進行對焦。據說這項技術來自索尼α系列微單移植過來,也就是4D預測跟焦技術。PHAF相比以往的PDAF、LDAF和CDAF先進的地方就在于由被動追蹤對焦被攝物,變成主動預測被攝物的運動軌跡并提前鎖定焦點。
vivo:Hi-Fi 3.0
眾所周知聯想樂檬X3率先在智能手機中用上了兩塊DAC芯片,但是同一時間只能夠使用一塊DAC。vivo Xplay5旗艦版進一步解放這種限制,能夠將兩塊獨立DAC分別作用于左右聲道進行解碼。從而獲得更好的隔離度和抗干擾性,同時解碼效率也會提高。另外沿用了vivo X6Plus的ES9028 DAC,相比老搭檔CS4398除了支持采用PCM編碼的FLAC、WAV、APE無損音頻格式外,還支持另一種采用DSD編碼的DFF無損音頻格式。Hi-Fi 3.0最后一步就是類似聯想樂檬X3引入了三塊獨立的OPA1612運放芯片。
華為:徠卡認證鏡頭
手機廠商一向都很熱衷于認證鏡頭這種事情。當年的諾基亞選擇了卡爾蔡司認證鏡頭,后來的OPPO選擇了施耐德認證鏡頭,如今華為選擇了第三家知名的鏡頭認證廠商——徠卡。不過我們需要分清楚一個概念,認證鏡頭和原廠鏡頭的區別。前者并不是卡爾蔡司、施耐德和徠卡原廠生產的鏡頭,只是說這些鏡頭通過了上述三家廠商的認證而已。所以諾基亞、OPPO和華為手機攝像頭只是通過了認證的鏡頭,而不是出自三家知名相機鏡頭廠商之手。當然,華為徠卡認證鏡頭表現還算可以,尤其是黑白照還有幾分徠卡的味道。不過除了華為P9系列兩款機型以外,榮耀系列的所有雙攝像頭手機都沒有搭載徠卡認證鏡頭。
聯想ZUK:960 fps慢動作視頻
當我們打開聯想ZUK Z2 Pro新品發布會回放視頻時候,我們總會看到九項全球第一這個噱頭。但是最低調的一項黑科技其實是960 fps慢動作視頻。眾所周知在iPhone 6s上類似指標也僅為240 fps(720P)。作為對比,我們在網上搜索了一下,索尼在15年推出的一款黑卡——DSC-RX100M4類似指標也只是960 fps。部分微單和單反甚至沒有慢動作視頻功能,或者相應指標只能夠達到800 fps以下。不過之前我拿了一臺聯想ZUK Z2 Pro做測試時候貌似并不成功,而另一臺聯想ZUK Z2反而成功了。雖然這項黑科技足夠黑,但是實際意義并不大,即使是iPhone用戶估計也很少人使用240 fps慢動作視頻記錄生活吧?
聯想ZUK:10大專業傳感器
相比960 fps慢動作視頻,聯想ZUK的這項黑科技更實用一點。聯想ZUK Z2 Pro內置10種不同傳感器,除了爛大街的陀螺儀、電子羅盤和加速度計,還有血氧心率傳感器、氣壓高度計和紫外線傳感器等比較少見的類別。新引入這些傳感器主要還是為了服務消費者運動健康需求,實現血氧心率、紫外線指數實時監測,還有精確記錄運動軌跡,替代智能穿戴設備和準醫用級別儀器。配合ZUI的U健康功能能夠詳細體現數據的可視化分析,讓系統給出合理健身建議。
聯想ZUK:一鍵超頻
聯想ZUK Z2引入了一項名為一鍵超頻功能,只要把系統升級到ZUI 2.0即可體驗。這種思維模式比較像PC時代的聯想,對處理器進行超頻,從而發揮更強的游戲體驗和運算能力。具體到聯想ZUK Z2的實際超頻體驗,通過系統監測器監控驍龍820四顆核心的主頻變化情況,2.15GHz提高到2.3GHz,但是實際游戲體驗并沒有得到量變或者質變的飛躍。我覺得把這項技術用在小米手機5標準版(主頻為1.8GHz)反而帶來的提升會更加明顯。
總結:是不是意猶未盡?下篇我們將會繼續帶來Moto、小米、Qualcomm和樂視等旗艦機的黑科技,同時我也在“Phone人瘋語”的新浪微博發起了相關黑科技投票,讓各位讀者選出自己心目中16年上半年最黑的黑科技。
本文為企業推廣,本網站不做任何建議,僅提供參考,作為信息展示!
推薦閱讀:河津網
網友評論
請登錄后進行評論|
0條評論
請文明發言,還可以輸入140字
您的評論已經發表成功,請等候審核
小提示:您要為您發表的言論后果負責,請各位遵守法紀注意語言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