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僑網
近日,英國《英中時報》刊登文章,講述了倫敦大學學院的人類學研究學者王心遠,在上海從事關于老年人生活和心理狀態與智能手機等傳播媒介的相關研究的故事。王心遠講述了其關于智能手機和社交媒體對老年人生活的影響的觀點。
文章摘編如下:
當智能手機成為當代生活的必需品,透過科技折射出的人性特質和社會變遷逐漸成為學界熱門的研究話題。這個領域多元的內涵讓倫敦大學學院(UCL)人類學博士后研究員王心遠頗為著迷。她來到上海的永嘉新村,在長達16個月的時間里,研究這個老齡化社區中的生活百態,而智能手機就是她了解老年人生活和心理狀態的絕佳切入口。
作為人類學研究者,王心遠以細致的觀察和日常真切的互動融入老年人的生活?!霸谶@些老年人的世界里,智能手機不僅僅提供了娛樂,更是維系家庭和社會關系的重要工具,是手機讓我更了解人性。我的研究以手機開始,卻探索了手機以外的所有內容?!?/p>
因理解而尊重
“對于自己的父母這一代,我們究竟了解多少?”——面臨這個問題,很少有人能自信地侃侃而談。在王心遠看來,這些五六十歲以上的老年人的經歷很豐富,而作為生下來就是“數碼原住民”的相對年輕的一代人,很難理解其中的挑戰。
“遺憾的是,很多人沒有把自己的父母當成獨立的個體來看待,而是一種功能性的存在。要知道,老人不僅僅是幫著帶孩子和做家務的服務者,他們也有年輕時未完成的缺憾和夢想,很多人一輩子活在壓抑的’被生活’的狀態。”完成了養兒育女任務的老人們,在退休后終于有了屬于自己的時間,卻面臨著身體狀況不如以前的困境?!霸谶@種情況下,智能手機給他們帶來前所未有的自由。他們可以通過屏幕和按鍵了解外面的世界,與出不了們的老戰友們保持日常的聯系?!?/p>
在使用智能手機的長輩間,互發夸張熱鬧風格的表情包是常見的交流方式。從某個側面,該現象展示了老年人溝通能力缺失的無奈。王心遠表示,“中國的老人很難聊天,往往和晚輩或同齡人不知道該說什么。他們整日盼著子女打電話來問候,然而在電話里除了天冷加衣,今天吃了什么以就找不到其他話題。在他們極端的成長環境中,言多必失,所以處處小心不要說錯話,也缺乏一個能把心里話說出來的安全環境。這一代人不會表達,表情包成了他們進行更好溝通的工具?!?/p>
智能手機的功能給老人們帶來了簡單的快樂。“作為沒有被高度娛樂化產業影響過的一代人,只需要按幾個鍵就能做成有動畫效果的小視屏,讓人充滿了成就感。表情包和短視頻在他們維系社會關系的過程中,起到了很大作用。其實給親友轉發養生文章也是他們表達關懷的一種方式,雖然他們自己都可能不相信文章中的內容,轉發的過程就是一種溝通的過程。”
王心遠強調,一個人接受新鮮事物的能力都是有限的,對老年人不要過分苛求。曾經老年人的經驗和智慧是寶貴的財富,而數碼時代顛覆了價值的觀念。現在這批老人們沒有享受到傳統社會因年齡和經驗帶來的尊重,反而面臨著越來越低的社會地位。
智能手機中的家
在上海這座國際化大都市,有不少背井離鄉的“老漂”,即為照顧第三代而來到陌生大城市的銀發族。他們是中國流動人口大軍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截至2016年,該人群已達近1800萬人。
王心遠在了解這些老人的過程中,看到了智能手機和社交媒體對他們生活的影響。“老人們為了照顧孫輩來到上海,與原先熟悉的社會關系剝離,而子女的家也不是他們的家。與屏幕互動的過程是他們最舒適的狀態,與老朋友語音給他們帶來了慰藉,他們住在智能手機的家里?!?/p>
難能可貴的是,老人們依然保持著好學心,努力理解智能手機錯綜復雜的功能。
與過去和解
“聊天“是人類學者最常用的研究方法之一。通過深度訪談,可以了解受訪者最真實細微的想法。在上海的16個月,王心遠不是程式化地進行采訪,而是通過鄰里間的家長里短的閑聊,收集研究素材。
“在研究過程中,我對于老去的理解也得以加深。對于年輕人而言,對長輩的關心多限于身體,忽視了老人情感上的需求。在我接觸的老人中,很多人最大的遺憾是無法解開一輩子的心結。面對一個局外人,他們與我分享的過程沒有壓力,更容易敞開心扉呈現出自然的狀態?!?/p>
王心遠相信,傾訴是和解的一種方式,解決問題首先需要直面問題?!斑@代人經歷了巨大的歷史創傷。經常有人對我說要’向前看’,其實背后隱藏著’過去不堪回首’的意思。還是他們愛說的’青春無悔’,其實表達的是他們在年輕時代失去了太多寶貴的東西,如今只好把那些經歷美化成無悔的狀態,不敢仔細追問過去的苦難?!?/p>
有人會質疑這些口述歷史的準確性。然而,王心遠認為,“講故事的過程是梳理的過程。任何講述都有不自覺的加工的成分。我感興趣的是加工和真實間的距離。即使是謊言,指向的也是真相。很多老人覺得他們的故事不值得被提起,不愿意審視和回顧自己,我希望能喚醒他們回顧自己的時刻?!?/p>
這番體驗,讓王心遠對“老年人頻頻陷入保健品騙局”的狀況有了新認識:之所以很多老人愿意購買虛假保健品,是因為銷售者的巧言令色讓孤獨的老年人感到了久違的關愛?!奥牭侥切┳屓烁械綔嘏脑?,他們自然會心動,這是他們花錢買開心。這不是個非黑即白的問題,而需要更深層次來理解老人的情感需求?!?/p>
人類學的意義
由于歷史原因,在很多人的認知中,中國的人類學與民俗學畫上等號,以關注于獨特的風俗為主,窄化和淺化了人類學涵蓋的范圍。
“人類學是一種研究方法。人是社會關系的總和,并鑲嵌在社會關系之中。當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對人的理解的加深是需要突破的瓶頸,我們更加需要需要了解自己。人類學需要與其他社會科學及自然科學合作,也需要與市場和商業對話。就我個人而言,研究人類學不是為了在象牙塔里發表沒有人讀得懂的論文,我的終極目標是用研究改善普通人的生活狀態。以這個課題為例,它將影響到養老和護理等重要領域。”
王心遠坦言,這種深度了解某個人群的經歷是一種奢侈和自由?!拔以谂c人的互動中獲得了快樂。我依然與老人們在社交媒體上保持互動和問候,他們不是冷冰冰的研究對象,而是真切可愛的人?!?/p>
本文為企業推廣,本網站不做任何建議,僅提供參考,作為信息展示!
推薦閱讀:精品時尚網?
網友評論
請登錄后進行評論|
0條評論
請文明發言,還可以輸入140字
您的評論已經發表成功,請等候審核
小提示:您要為您發表的言論后果負責,請各位遵守法紀注意語言文明